话说阎维文这个人,大家小时候听过他的歌,尤其是那首小白杨,唱得军旅味儿十足,很多人到现在还记得那句“一棵呀小白杨,长在哨所旁”。他1957年生在山西平遥,家里条件一般,从小就对唱歌感兴趣。十三岁那年,他去太原考山西省歌舞团,肢体协调不行,跟别人比差远了,但他硬是靠每天多练把基本功补上,结果坐骨神经出了毛病,疼得厉害。进了团后,他继续苦干,1979年调到北京的一个文艺团体,那时候他是最勤快的那个,老师张小弋后来还说有他这样的学生,一辈子值了。1984年,小白杨这首歌出来后,他一下子火了,全国到处唱,成了民族唱法的代表人物。工作上他没话说,私下里也稳当,跟老婆刘卫星认识早,两人十五岁就在山西部队宣传队碰上,那时候单位不让谈对象股票开户配资,他们偷偷处。
1982年结了婚,刘卫星调到北京。1988年他参加一个全国歌手比赛,正赶上老婆查出乳腺癌,要手术,他想放弃比赛去照顾,但老婆不让,他去了拿了民族组第一。之后1992年和1996年癌症复发两次,他从学校退学,全职照顾老婆,去医院打针输液都陪着。家庭上他没出啥岔子,女儿出生后,一家子过得平静。他从艺五十五年,唱的歌多是军旅题材,形象一直正面,退休前在团里带徒弟,办过声乐班啥的。早年他强调军歌不是赚钱工具,得有原则,可后来行为有点变味儿,让人觉得前后不一致。总的来说,他起步靠努力,成名靠作品,但晚年一些事儿让口碑滑坡了。
现在说说这个演唱会的事儿。2025年8月5日,阎维文在平遥古城办了场演唱会,叫“永远的小白杨”,说是从艺五十五周年纪念,顺便回报家乡。他六十七岁了,还请了黄训国、蔡国庆、乌兰图雅这些嘉宾助阵,唱了不少老歌。官方说这是回报故土,门票免费,但实际得当天买平遥古城门票才能抽奖,中奖五百人。古城票一张不便宜,抽不中就白买了。演唱会独家冠名是平遥本地一家牛肉企业,广告打得响。网友一看这机制,就炸锅了,说这是借回报名义拉游客消费,帮企业做宣传,实际捞钱。网上评论说“回报家乡没一个老百姓看得到”,铁栏外面挤满人,里面就五百来号,保安拦着不让进。有人算账,买票抽奖这事儿,等于变相收费,演唱会收官当天就上热搜,标签全是“晚节不保”“趁老捞金”。
阎维文在台上说这是给家乡的礼物,但网友不买账,直指他打感情牌赚流量。企业冠名那家之前有质量问题被罚过,旧账被翻出来,更添火气。演唱会本该是正面事儿,结果因为门槛高,普通人进不去,舆论全负面。不少人说,要是直接卖票还好,偏偏包装成公益,显得虚伪。事件闹大后,社交平台帖子铺天盖地,恶评如潮,有人列出门票细节,质疑真回报还是商演。
这事儿不是头一回了,早从2020年开始,阎维文的名声就有点往下走。那年他办声乐大师班,三天课收四五千块,学员上百人,算下来三天赚几十万。网友质疑三天能教啥,怕不是冲着钱去的。他过去说过军歌不能商业化,结果自己办班收费高,落差大。同年他去一房地产企业开盘唱歌,那企业之前工程质量出问题被罚,他唱小白杨这些军旅歌,网上挖出旧话,说他前后不一。这些小事儿积累起来,到2025年演唱会爆发。演唱会后,舆论没停,帖子继续发,有人对比他早年苦练的劲头,现在行为像变了味儿。
阎维文没公开回应,保持低调,但争议反映出大家对老艺术家的期待高,不想看到他们晚年掺和商业太深。他的艺术贡献还在,小白杨这些歌年轻人还翻唱,但商业举动让部分人失望。事件成转折点,名声下滑,粉丝转黑的不少。媒体报道时,总提这些负面,影响晚年形象。总的看,这事儿提醒人,艺术家形象靠积累,但一两件事儿就能砸锅,尤其是打公益牌却有商业味儿,容易翻车。阎维文本该靠作品留名,现在却因这些事儿被议论,晚节有点守不住。
辉煌优配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